定制热线:0755-22277778
电话:0755-22277778
手机:13826586185(段先生)
传真:0755-22277776
邮箱:duanlian@xianjinyuan.cn
在智能手机追求极致轻薄与强大功能的道路上,内部空间已成为最宝贵的资源。日益增加的精密元器件在狭小空间内高密度排布,带来了严重的电磁干扰(EMI)问题。传统的金属屏蔽罩虽有效,但以其厚度和重量,已成为轻薄化设计的瓶颈。此时,先进院科技的隔磁片与吸波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“隐形电磁卫士”,通过其独特的材料特性,为手机的轻薄化与高性能化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。
隔磁片/吸波材料是一种由磁性粉末和树脂混合制成的柔性薄片,厚度可以做到零点几毫米甚至更薄。它可以直接贴附在芯片表面或壳体内部,通过吸收和衰减电磁波来实现屏蔽。这种“以贴代罩”的方式,直接消除了金属罩的立体高度,为电池扩容或实现更薄的机身结构提供了可能。
手机的轻薄化不仅仅是外壳变薄,更是内部堆叠技术的极致体现。元器件的排列越来越紧密,但过近的距离会导致串扰,例如电源管理芯片的噪声会影响的天线或传感器性能。
吸波材料能够高效吸收特定频段的杂散电磁波,将其转化为热能消耗掉。设计师可以将其像“创可贴”一样,准确地贴附在两个易相互干扰的元件之间,形成一道局部的电磁隔离墙。这使得原本必须保持安全距离的元件得以靠得更近,实现了更紧凑、更高效的堆叠设计,间接助力了整体机身的瘦身。
天线是手机的“感官”,其对周围电磁环境极其敏感。在紧凑的机身内,金属边框、电池、摄像头模组等都会对天线信号造成遮挡和干扰。为了保障信号质量,传统设计往往需要为天线预留出较大的“净空区”,这无疑限制了内部布局的灵活性。
将隔磁片应用于天线附近,可以有效地隔离背面的金属元件干扰,稳定天线的谐振频率。这意味着天线性能受内部结构影响变小,设计师可以减小净空区,将天线布局在更理想的位置,甚至采用更紧凑的天线设计,从而为其他元件腾出空间,或直接压缩主板尺寸。
高性能芯片是发热大户,也是主要干扰源。金属屏蔽罩虽然能屏蔽干扰,但也会阻碍热量向外散发,形成“焖烧”效应,不利于散热。散热与电磁屏蔽在设计上常常存在矛盾。
许多先进的吸波材料在高效吸收电磁波的同时,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。它们可以充当一条辅助的散热路径,将芯片产生的热量引导至金属中框或外壳进行耗散。这种“吸波导热一体化”的功能,解决了高密度集成下的热管理和电磁兼容双重难题,允许设计师采用更激进性能调度策略和更紧凑的架构,而无需担心过热或干扰。
总而言之,先进院科技的手机隔磁片与吸波材料远非简单的辅助材料,而是推动手机工业设计向前发展的关键赋能技术。它通过“以薄代厚”、“以贴代罩” 的方式直接节省空间;通过抑制局部干扰实现更紧凑的元件布局;通过稳定天线性能为结构设计松绑;并通过协同热管理优化整体架构。正是在这些材料的默默助力下,我们手中的设备才得以在日益轻薄的同时,性能不断增强,功能持续丰富。
先进院(深圳)科技有限公司, © 2021 www.leird.cn.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051947号-1 © 2021 www.xianjinyuan.cn.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051947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