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制热线:0755-22277778
电话:0755-22277778
手机:13826586185(段先生)
传真:0755-22277776
邮箱:duanlian@xianjinyuan.cn
随着5G通信、毫米波雷达、高速电子设备等高频技术的快速发展,电磁干扰(EMI)问题日益突出,传统屏蔽材料已难以满足高频应用的需求。先进院科技的薄膜型吸波材料因其轻量化、柔性化及高效高频吸收特性,成为电磁屏蔽领域的新兴解决方案。本文将从其核心优势和应用领域两方面展开分析。
1.高频吸收性能卓越
薄膜型吸波材料通过纳米复合结构或多层阻抗渐变设计,可在毫米波、太赫兹等高频段实现宽频带吸收,有效抑制电磁反射,降低信号衰减。
2.轻薄柔性与集成便利性
材料厚度通常在微米至毫米级,兼具柔性和可弯曲特性,易于贴附于复杂曲面(如电路板、天线罩),不影响设备小型化与轻量化设计。
3.多功能性与环境适应性
部分材料兼具导热、耐腐蚀或耐高低温性能,适用于航空航天、高温电子设备等严苛环境。
4.低成本与可定制性
采用溶液涂覆、磁控溅射等工艺可实现大面积制备,成本较低,且可通过调整成分配比和结构设计适配特定频段需求。
1.5G通信与毫米波设备
用于基站天线、手机射频模块的屏蔽罩,减少相邻电路干扰,提升信号完整性。
2.航空航天与雷达系统
覆盖于雷达天线罩或机载电子设备表面,吸收杂波辐射,增强隐身性能与抗干扰能力。
3.高速电子与消费电子
应用于高性能CPU、GPU的封装屏蔽,抑制高频电磁噪声,保证计算精度与稳定性。
4.医疗与汽车电子
用于医疗成像设备(如MRI)的电磁兼容防护,或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吸波覆层,避免多传感器串扰。
先进院科技的薄膜型吸波材料以其高频吸收效率、轻薄柔性和多功能特性,成为解决高频电磁干扰问题的关键材料。在5G通信、航空航天、高速电子等领域的应用中,它不仅提升了设备性能与可靠性,还推动了电子设备向更高集成度、更优电磁兼容性的方向发展。未来随着高频技术持续演进,该材料的设计工艺与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。
先进院(深圳)科技有限公司, © 2021 www.leird.cn.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051947号-1 © 2021 www.xianjinyuan.cn.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051947号-2